衆所周知,熱在三伏。民諺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本月七日是“小暑”節氣,五天之後便迎來三伏熱天,真正進入“熱力四射”的酷暑時節。
傳統定義相沿承襲
“三伏”所在的日期,每年不同,長度也不盡一致,但傳統的定義由來已久,至今仍相沿承襲。
古籍《陰陽書候》稱:“夏至後第三庚為初伏,四庚為中伏,立秋後初庚為終伏,故謂之三伏。”《後漢書 · 郊祀誌》解釋了“伏”字的含義:“伏者謂陰氣將起,迫於殘而未得升,故為藏伏。”為何“三伏”都選在庚日開始?根據陰陽五行學說,庚是金,金畏火,在盛夏火氣大旺特旺之時,金(庚)祇好藏伏起來。
據此,今年六月廿一是“夏至”節氣,“初伏”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即陽曆七月十二日(農曆六月初十庚戌日)開始,至七月廿一日結束,為時十天。
“中伏”從七月廿二日(農曆六月二十庚申日)開始,至八月十日結束,為時二十天。
今年“立秋”節氣是八月八日,“終伏”從八月十一日(農曆七月十一日庚辰日)開始,至八月二十日結束,為時十天。
加長版將連續六年
“三伏”的設置,是先民的切身體驗。按傳統的說法,“立夏”節氣(今年為陽曆五月六日)便進入夏季,但入夏之後,我國大部分地區還不算熱,祇有到了“小暑”、“大暑”節氣,才真正酷熱起來。“初伏”、“中伏”固定設置在兩暑之間,體現了先民的聰明才智。
先民又注意到,“立秋”節氣的到來,也不是涼風便至。把握“終伏”定在“立秋”後的首個庚日,這是先民長期的氣象觀測經驗總結得來的“一槌定音”,實在是接地氣。民間所說的“秋老虎”,此為時也。
正因如此,“中伏”至“終伏”之間便往往出現為時十天的空窗期,由“中伏”去填補,成為加長版。由此造成“三伏”總長度,有些年份是三十天,有些年份是四十天。
自二○一五年以來,“三伏”都是加長版四十天。今年“三伏”又是四十天,是加長版連續的第五年。明年(二○二○年)也是加長版四十天。
高溫日超過一個月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六月廿八日,世界氣象組織發表聲明稱,過去四年是有氣溫紀錄以來最熱的四年,這種全球變暖趨勢在二○一九年延續,沒有減弱跡象。換言之,今年很可能成為有氣溫紀錄以來最熱的第五年,今個盛夏,北半球會出現更多熱浪。
事實已經證明,今年六月份,全球月平均氣溫飈升,比去年同期高出攝氏(下同)○點一度。熱浪狂襲歐洲,法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四國比正常年份高出十度。難怪歐洲人將之稱為“奪命模式”。
我國的國家氣候中心確認,今年為厄爾尼諾年。廣東省氣象部門預計,受厄爾尼諾影響,全省各地發生極端天氣事件的可能性增加;高溫熱害屬於偏重年景,平均高溫天數為三十到三十五天,比常年偏多十五到二十天。據此,三十五度以上的“高溫日”,可能超過一個月,粵港澳居民注意防暑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