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掘路工程全年無休,道路施工質量問題更長年困擾社會,頻繁掘路也容易導致地下管線損毀。面對交通負荷有增無減,政府在鋪路技術、施工質量、地下管線資料掌握方面應有更大投入、更多突破。
近年當局汲取教訓加強治水,率先啟動內港北雨水泵站箱涵渠建造工程,雖然按序施工,難免遍地開花,內港幾成一個大地盤。交通堵、出行阻,連電訊公司亦成“苦主”之一,企業表示近一個月共收到區內三處地下光纖電纜因道路工程而受損,道路工程人員施工時誤將光纖電纜損毀,導致該區部分用戶的通訊服務受阻。
出現有關問題,除了承建商的責任,亦發現原來地下管線資料不準確,積存的資料亦沒有電子化,“不知深度、難分左右”,難道真的要全程人手開掘?
道路施工質量差,除了與本澳道路工程的頻密程度有關,也與不同路面、不同維修專業有關。混凝土與瀝青是本澳兩種鋪路材料,前者較耐用但施工時間較長,瀝青工序簡單、需時短,但不耐用。加上當局對瀝青路修補往往只作簡單的“填補”、“緊壓”,新填充物料無法與路基及舊有瀝青牢固融合,維修後不久便會鬆脫,做法不專業。工程界也曾批評本澳道路仍沿用二十多年前的施工技術,無論政府或業界,未見積極提升道路的施工質量。
近年社會多次要求政府提升路面施工質量,但如何提高路面的耐用程度,減少修補次數?部門回答有委託質控單位審批、檢測和驗收,從而保證工程質量。但可惜有關標準和質量與社會發展,以及大眾訴求相去甚遠。
社會冀政府參考鄰近地區的經驗,引入更多新技術和設備。尤其是本澳不少道路以瀝青鋪設,瀝青遇水後易出現裂紋及損耗問題要重點克服,透過更好施工方式或物料使用,令瀝青路面更耐用。光纖電纜遭掘爛的事件,正好說明地下管線資料的更新、精準的重要性,當局有必要盡快將有關資料電子化、準確化,避免出現更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