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年來,各項政策措施優惠帶動下,經濟拾級而上,居民收入水漲船高,人均生產總值高居世界前列,很多人卻對亮麗數字有點“高不可攀”。
統計局日前公佈,一八年人均本地居民總收入為六十一萬多澳門元,同年人均本地生產總值為六十七萬三千多元。消息公佈後即成為熱話,自嘲“自己拖低大市”。畢竟以平均計法,不會人人達標。反而數字背後反映,當一個地方經濟越發達,如何透過財富再分配,改善基層居民生活更為重要。
任何發達的經濟體,仍舊面對貧富差距。以香港為例,最近當地發佈的報告,以住戶入息中位數一半釐定“貧窮線”,但凡家庭收入低於貧窮線,即屬貧窮人口。去年貧窮人口升至一百四十萬,為○九年有紀錄以來最高,儘管相關人士解說應納入政府恆常及非恆常政策介入計算,實際數字並未至此。姑勿論如何,發展經濟,目標是改善民生,澳門經濟已上台階,但不同的政策措施尚有優化必要。
近年政府投入不少資源加強扶助弱勢社群,如敬老、工作收入津貼補助等。但津貼僅僅是其中一環,對症下藥扶持,從深層次矛盾入手,以處理社會結構問題。例如澳門實施多年的現金分享,政府已明確不應再“加碼”,反而應花心思考慮,如何令資金扶助更多有需要的弱勢家庭,真正發揮到援助作用,在不減福利下,精準扶持,社會樂見。
事實上,現時不少團體對長者或弱勢家庭提供物資等方面的支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協助弱勢解決痛點難題。本澳舊區遍佈不少唐樓,住在樓上的長者往往面對出行不便的問題,由於硬件配套一直未跟上,出門成為大難題;另有不少擁有物業的長者,雖居有其所,但居住環境惡劣,甚至涉及安全隱患問題,這些更需政府去正視和支持。
當前政府財政資源相對充裕,應該要加快完善扶助措施、讓服務到位,打造宜居宜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