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青年創業風氣已經越來越盛,但去年底以來,來自中央的推動青年創新創業政策一道緊接一道,務求要以強大的戰略氣勢,以最快的速度,全方位打通青年學生的創業之路。最新出台政策是深化內地高等教育改革,目標是加快培養規模宏大、富有創新精神、勇於投身實踐的創新創業人才。
憑內地數十年來的規劃發展實踐經驗,這些政策最終效力幾無懸念,令人關注的是其更深遠的影響,或最終一併扭轉內地的應試教育傳統。這種翻天覆地的政策推行和改革,給澳門的啟示是,要推動一個新產業或經濟轉型,必須要有大刀闊斧從制度和文化上徹底改革或重塑的氣魄,小打小鬧、修修補補終不成氣候。
澳門近年來青年創業之風也越來越盛,原因不外乎市場活絡、社會財富積累,加上政策鼓勵。但無論是實際投身市場的創業項目,還是各大社團組織的創業比賽和培訓,都能發現一個共同點,即青年人的創新創意理念很受局限。這跟本地產業結構本來單一有關,更與本地年輕人視野和知識面狹窄有關。最關鍵的還是學校教育,從基礎教育到大專教育都傾向應試教育,嚴重局限了學生多元發展的可能性。
應試教育嚴重局限創新思維,以內地學生為例,小學為了考中學,中學為了考大學,上了大學又要準備考研、出國,一路讀下來,再多的創新創意思維也被磨蝕殆盡。數據顯示,內地學生畢業後自主創業的比例僅為百分之三左右,遠低於發達國家的兩成。如果青年創新創業是國家發展的軟實力和新動力,差距就是長遠競爭力的危機。
澳門情況相去不遠,推動產業多元多年,始終成效不彰,產業基礎和經濟結構固然是影響,但青年人創新思維和創業氛圍或許才是問題根源。要讓年輕人在踏出社會時就有多元發展和創新思維,就必須從校園開始培養,從整個教育模式開始改變。正如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出的深化高校改革意見中指出,要改革教學和考核方式,開展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改革考試考核內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強化校園的創新創業實踐。利用各種資源建設大學科技園、大學生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和小微企業創業基地,舉辦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澳門方面,經財司已多次表明,會視推動青年創業為施政的重中之重,將從完善扶助政策、增設孵化中心和引入區域元素等多方面着手,但要長遠推動青年創新創意和多元發展,顯然不是一司一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