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特區政府公佈多項支援中小企業措施,其中由經科局執行的三項措施,至今年一月十三日共收到2,701宗申請,批准2,121宗。經科局長戴建業表示,當局會持續觀察中小企的經營狀況,暫未見有結業潮。
戴建業表示,當局自去年十月廿六日至今年一月十三日,收到741宗“中小企業援助計劃”(當中258宗符合放寬條件(開業滿1年)的申請),批准262宗,金額71,020,000元(澳門元,下同);11宗申請“中小企業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批准10宗,金額14,500,000元;以及1,949宗“調整還款”措施申請,批准1,849宗,金額117,094,574元,共2,701宗申請,批准2,121宗。
疫情持續第三年,中小企可承受的風險有否下降甚至結業潮?戴建業稱,在經科局申請資料上,暫未見到在當局持續支援措施下有結業潮趨勢,一九年與去年的中小企結業數字相若;從數據可見,中小企經營仍有信心。這兩年來,當局不管在活動或項目不斷優化、推陳出新,推動中小企革新經營。如“特色店計劃”支持中小企善用科技拓展業務,革新經營模式,提振社區經濟;“餐飲業後台電子化資助計劃”,透過資助餐飲企業構建電子點餐系統,利用網絡科技緩解人資緊張及提升企業管理水平;還有關前薈活動,利用擴增實境(AR)技術,為關前街區引入科技旅遊新元素,為中小企拓展客源。提醒企業現時消費者的消費模式已轉變,“不會日日逛街,反而會日日瀏覽網上平台來消費”。
守業難嚴審同類青創
有聲音指青年盲目創業,同類行業成行成市。戴建業稱當局並無支援太多飲料場所,倘開業十間,約三分一獲當局支援。當局在青創計劃法規修改時已增加要求,希望企業在申請財政支援時,要有相關的財政商業管理知識,否則要報讀管理培訓課程。亦見有部分企業在報讀課程時,發現前路不易走,放棄申請;當中離不開餐飲、零售甚至服務行業。亦會在評審申請過程中嚴格審批同類行業。他稱因競爭大、風險高,除非行業有獨門優勢,否則汰弱留強,企業好快支撐不住,“創業容易守業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