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在推動創新創業方面又有大動作,發改委宣佈今年開始,每年十月舉行“全國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活動周”。旨在進一步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推進“雙創”。上述舉動必然牽動澳門社會,實際上也應該引發政策思考。尤其面對周邊地區和全國上下紛紛設立的青創孵化基地,本土“雙創”孵化政策應該如何錯位?除了鼓勵青創“走出去”,利用各地的孵化資源,是不是也應該鼓勵青創走向社區?
關於推動青年創業和中小企發展,過去一年經濟財政範疇有不少動作,包括成立青創孵化中心、送服務上門等等,都取得成效。從一些訊息平台觀察到,社會對於多方位扶持青年創業,越來越傾向支持同肯定,並配合參與。出現這種良好局面,與政府的扶持政策、社會各方面的配合推動很有關係。國家過去一年不斷出台政策大力支持大衆創新創業,也對澳門社會產生很大的推動和指引作用。
澳門青年創業越來越熱絡,但美中不足的是“創新”思維相較鄰近地區仍然比較薄弱,真正堅持下去並做大做強的更是少數。故澳門社會下一步要思考,或者政府要開始推動的應該是,留給年輕人發揮的市場空間到底有多少?年輕人會一窩蜂開咖啡店,或者只懂得賣衫賣化妝品,最多憑一技之長創業開診所、藥店或寫電腦程式等,會不會是因為留給他們發揮的市場空間確實只剩下這些?澳門社會是不是應該學習鄰近地區,釋放更多空間和資源讓年輕人自由發揮,甚至度身訂做新的平台?
經濟版記者早前走訪了台灣體育產業,深入探討政府部門、社會機構、私人企業與創業者,如何相互配合,用十年打造出一個體育產業。首先在政府層面,有很多鼓勵政策,包括投放資源鼓勵民間組織辦活動;用信用擔保的形式鼓勵私人建體育設施,減低私人企業的成本同風險;甚至建好體育設施讓私人企業承包管理經營,為私人企業創造空間發展周邊服務同產品;為退役運動員度身訂造創業基金,延續他們的職業生涯,讓他們可以向培訓、打造運動品牌和周邊服務方向轉型。
這套打造產業鏈的理念,可以融入本地的社區經濟發展,透過創造條件鼓勵年輕人以創業等各種方式參與社區建設。以社區經濟為契機,幫創業者創造更好的營商條件。甚至引入成功的打造社區模式,民間主導、政府輔助和引導、協助,幫助年輕人和中小企在社區改造的過程中,發掘和創造新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