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宣佈結束新冠疫情緊急狀態,意味着世紀疫情正式告一段落。今年以來,出入境解禁、防疫措施鬆綁,經濟活動復常,城市煙火氣重現,為各行各業帶來喜訊。疫後首個“五 · 一”黃金周日均九點九萬旅客新高,增添對後市信心。惟三年疫情重創,單憑旺季刺激難助各業收復失地,接下來的淡季,如何保持增長引擎尤為關鍵。
今年“五 · 一”作為春節後首個小長假,消費者蠢蠢欲動出外旅遊消費。據內地一些報告數據顯示,黃金周呈現多個新的消費趨勢,包括餐廳排隊量、外賣量倍增,美食成為影響旅遊決策因素,有近四成旅客為美食旅遊,部分以美食為特色的城市住宿量增長明顯;在當地看電影、聽音樂會、參加音樂節、看展覽成為旅客優選,像藝術展、動漫展、攝影展吸引旅客朝聖打卡;沉浸式旅遊體驗成為年輕人新需求,“沉浸式玩法”搜索量環比增兩倍,其中漢服體驗備受青睞。另外,融合一站式體驗受追捧,不出酒店玩上兩日成為新偏好。
黃金周數據反映旅客出遊意慾、消費回暖,同時,旅遊新趨勢、新喜好不斷湧現。在旅遊業市場回暖基礎上,如何滿足消費趨勢變化,需要政商界各持份者重視。
本澳黃金周旅客數字喜人,但同樣出現新議題,酒店房未能全開、人資未到位導致服務質素下降等。現時內地社交平台發達,互相分享“種草”、“避雷”旅遊體驗,有社交平台對本澳旅遊環節留下不少負評,吐槽酒店房價、人流擠擁、物價高企、交通不便等,反映旅客對旅遊體驗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
澳門目前接待客量正朝疫前邁進,惟接待能力備受質疑。黃金周熱潮退去,但旅遊業可持續發展除了要做好引客,更要做好口碑,在淡季期間持續檢視澳門旅遊業各項環節,鞏固基本功,同時,迎合新趨勢持續創新旅遊體驗,像包裝好美食之都、舉辦展覽、音樂會等,深化旅遊內涵,有助為日後旅遊業引高質客、回頭客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