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澳門中小企生存之道,就要想到和大企業之間的不同,找到差異和特色,在市場中找到縫隙,奮力發展。總的來說,中小企可考慮以下基本方向:
善用彈性靈活優勢
一、善用彈性親民優勢:相比起大型企業各項作業流程的標準化和全球化,中小企彈性大、運作靈活、與顧客關係可較親近,甚至老闆會站在第一線和顧客“博感情”,在價格折扣優惠上也可較豪爽。因此,中小企可善用這種彈性靈活優勢,根據“人冇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人廉我特”的營商原則,選擇被大企業忽略的細小市場作目標營銷。同時,中小企可較多為客人“量身訂做”專屬的產品及服務,深入了解每位顧客真正的需要,從而令消費者對企業產生親切感,立下長遠鞏固的關係和顧客忠誠。
二、內部營銷必須貫徹:相較於對顧客的外部營銷,商家對員工的照顧和互動,就屬內部營銷範圍。雖澳門中小企薪金比不上博彩企業或其他大型企業,但中小企做到的便是要和員工之間建立強烈的歸屬感。同時中小企因缺乏完善的職位階梯,反可相對減少老闆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之間的距離,更好溝通。中小企沒有大公司的死板規矩,卻比它們多了份人情味。當員工感受到存在價值,自然對企業留戀,大大降低離開公司的機率。
三、善用市場營銷的網絡和口碑途徑,爭取高性價比曝光機會:中小企沒有足夠資金和能力大打媒體廣告或聘請知名代言人,必須想盡辦法用較節約的方法令品牌、產品或服務出現在消費者眼前。澳門人際關係緊密、社團活動蓬勃,中小企在當地要成名,相對大城市容易。但前提是要懂得如何創造良好的曝光機會。舉個例子,如通過參與各類型慈善活動,在提高自身社會責任的同時可提升企業知名度,慈善社團可提供協助,政府還會給予財政支持,可說是一舉多得。
網絡蜂鳴營銷效果
現在通訊科技發達,若可善用網絡科技,在各類網絡和移動通訊社交平台上提供充足的資訊,建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在互聯網上自然會有蜂鳴營銷效果,加上持續提供優質產品或良好服務,通過人際口碑傳播蔓延開來,長期下來,就得到驚人的宣傳效果。舉兩個例子:
第一,貴州醬料品牌“老干媽”創業初期,祇是一個手工作坊,連中小企業也談不上。但因醬料好吃、口味獨特,一傳十、十傳百,成為知名的全國品牌,連在歐美的華人超市中均找得到,是許多中國人廚房裡不可缺少的必備品。“老干媽”至今依然是不打廣告。反之,良好口碑與地位是用時間堆積起來的。
另一個例子是曾為台灣票房第一的電影《海角七號》,因預算不足,拍完後,營銷宣傳過程完全不打廣告,但通過鋪天蓋地的網絡、臉書及觀衆口碑宣傳,短時間內引爆整個網絡社群,並進一步蔓延至各個年齡層的實體觀衆群,讓這部電影塑造出一種“你沒看過就Out了”或“你若支持台灣電影,就一定要看”的這種集體流行氣勢。
四、不要忽略企業使命和遠見:中小企面臨最大的問題莫過於聘請不起人才,特別是在龍頭博彩業的強大競爭下,勞動力市場求大於供,各專業人才較容易投身有名譽、有未來的公司。如果中小企可做到有自己獨特的使命、夢想及堅持,相信可吸引不少志同道合的人才。若中小企使命、宗旨和長遠目標可得到人才和顧客的認同,相信會獲得一定的青睞和支持。
創差異化競爭優勢
澳門中小企想要實踐創業夢,雖普遍面對人力資源不足和租金昂貴兩大問題,但因政府財政充裕,也願意支持,因此沒有太高的進入障礙。相反,政府還為中小企提供不少財政租稅優惠、貸款支持及多種不同類型的補貼或援助計劃,解決很多中小企創業初期的資金煩惱。真正的挑戰,在於長期經營和可持續發展。這些中小企的創業家要專注的應是突出產品或服務的獨特性,以及提高總體企業競爭優勢。
許多大企之所以能迅猛發展,大部分與龍頭博彩產業有關,它們的主要收入來源來自旅客。同樣地,初進市場的中小企不應劃地自限,祇專注小衆市場,完全不理會遊客生意。澳門除博彩業,會展和旅遊業也逐漸吸引非以博彩為主要目的多元遊客,當中有人對澳門文創產業有興趣,也有人對中西文化融合風情倍感親切,故中小企除主攻本地消費者,也可把特定的遊客市場納入考慮。
當然,中小企營銷預算和競爭力不及大企,但一定要想辦法創造差異化和獨特的競爭優勢,用具有心思和媒體效應的營銷方式,想盡辦法把產品或服務“打出名號”;且要持之以恆,慢慢培養忠誠的顧客。若有足夠多的消費者歡迎,知名度便會點滴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