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機遇與挑戰並存,俗話稱“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做好起點與開端才利於創業順利。今期“灣區大視野”介紹一個把激情變成行動的創業特訓平台,由幾位率先試水的本澳初創者,分享將夢想變成現實的心得和體會。
設於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的北京大學創業訓練營,近日完成粵港澳創業特訓班(四期)課程,本期七名澳門創業者參與特訓,有正攻讀博士者,也有踏上創業路的探索者,也有作創業準備的青年學生,目的是想透過專業化創業培訓,釐清創業思路,完善商業細節,期待未來可避過陷阱或少走彎路。
結識前輩變合作夥伴
任旭光是澳大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打算利用澳門的區位優勢,做一個針對本澳商務旅行和文化推廣的項目,定名為“絲路macau”。
任旭光形容“北創營”成熟而專業,學員手中大多都已有成熟項目,部分已過了A輪、B輪的融資,盈利前景不俗,自己從中學到不少東西。“北創營”配備師資條件非常好,朝九晚九極為充實,知識點多,學員相互交流踴躍。在特訓中亦有幸結識一位做編程教育的前輩,並獲邀到對方深圳公司、加工場參觀,雙方現已達成初步合作意願,有意共同致力於澳門智慧城市建設。
李勝則是由湖南來澳從事網絡生活服務平台的“過江龍”,他與合夥人創建的“澳覓APP”,是澳門首家吃喝玩樂優惠搜索且支持雙幣支付的移動端平台,現已擁有四十萬本地註冊用戶。
李勝坦言此次參加北大特訓班是為了與內地市場做鏈接,透過四天封閉學習和交流,自己在供應鏈、物流等很多方面的疑惑得以清晰,內地冷鏈技術可為公司未來提供直接幫助,特訓班的導師、投資機構等資源,也可為未來發展提供很多指導性作用與幫助,對今後發展策略制定、方向調整等獲益非常大。
跨界交流初創獲益多
劉欣玨是W.A.S澳門國際文創公司的創意總監,近年致力藝術與時尚的跨界,希望將國內外優秀的文化資源整合成一個文化創意項目進行輸出,把文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她直言是次參加北大特訓班,明白不少困惑,同時也在思考一個新的文創模式,就是把哲學、美學、時尚與藝術資源整合,打造成可以模式化方式去複製,促使以往市場點對點轉變為點對面的新模式。
梁穎聰現為本澳博企分析師,不諱言自己欲從事環保類創業。是次專程利用休假參加北創營特訓班學習,計劃先在澳門起步,尋求與內地廠商合作,在廚餘處理方面做好本地再向外進行推廣。梁穎聰強調,澳門是美食之都、旅遊城市,遊客、餐廳非常多,每日所需的消耗用品、所產生的廚餘和垃圾都很多,但資源回收利用跟不上,自己想在環保方面引進技術和內地合作方,推動澳門廚餘和垃圾的回收利用,希望澳門不單有賭博,還有田園和浪漫。是次參與特訓從思維模式到訂立企業價值、融資渠道等,對初創者非常有益,收穫不少。
張韻是一個在澳大就讀中文研究生的北方女子,參加特訓班旨在增長見識,她對北創營的課程與澳大一牆之隔的橫琴一樣感興趣,想盡可能多地接觸不同行業的前輩和老師,是次特訓班使她接觸到無人機製造、火龍果種植、新能源、傳媒等行業的同學,都有不同的豐富創業經歷。她表示,除老師的專業知識,還有很多成功商家對社會責任的思考,特訓班把社會責任、商業道德的種子播下,對於學子來說是個很好的平台和開端。
項目思考高度待提升
北創營特訓班(四期)的班主任由北京大學廣東校友會執行會長、北明軟件有限公司總裁應華江擔任,他接連做三期班及四期班的班主任,坦言對澳門學員的印象相當好,認為澳門初創者前景可期。
應華江表示,澳門學員都相當勤奮,而且他們的項目很有創意,學習能力也非常強,然而可能受地域、文化的影響,一些初創項目的高度、格局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但相信通過系統化學習,以及與內地的交流增多,他們的水平肯定會是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