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貸政策推出前,本地銀行幾乎沒有直接融資本地企業跨境發展的項目,大中型企業走的是間接融資渠道,即借助在澳門註冊的公司和本地資產取得融資,再以迂迴曲折的方式把資金投到內地項目。如果是單門獨戶的中小企,或者由零開始資產尚待積累的創業項目,根本無法得到銀行的跨境支援。這對於澳門中小企跨區發展、澳門人跨區創業,是一個很大的制度障礙。
澳門人在本地開業,尚且可以透過在銀行開戶,以現金流取得銀行信賴、逐步累積信貸額。加上本地小社會,人際關係密切,銀行也比較容易了解創業行情和借貸人背景。跨區發展的中小企和青創,如果得不到澳門銀行的支援,要向當地銀行申請融資更不容易,而且資金成本亦高。故直貸大門一開,澳門銀行長驅直入,亦順帶為本地中小企和青創開路。如果未來直貸政策實施範圍進一步擴大,則本地中小企和青創和空間同樣會擴大。
直貸開放,對於中小企和青創還有另一重意義,即推動政府資助和援助政策的區域接軌。政府曾經表示,會研究中小企和青創援助政策的延伸,經濟局長昨回覆議員質詢時,重申了有關立場。政府謹慎運用公帑,一是考慮法律制度的可行性,另一個是考慮監管問題。政府畢竟是行政單位,即使如今為了扶持中小企和青創而努力送服務上門,但要具體到企業資助的跨區營運,相信還有鞭長莫及之憾。
政府多項中小企援助計劃和信貸擔保,向來是借助銀行的業務力量推進,銀行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評估、把關和跟進功能。故此,如果銀行可以直貸自貿區澳門企業,則政府資助的延伸就多了一重保險。
區域合作及參與自貿區開發推進到今天,制度障礙的清除總算一步步到位,過程中,企業跨出的每一步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