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間,租金、人資等各項成本飆升,不少企業退出市場。早前有中區餐廳結業,姑勿論甚麼原因,餐飲業新陳代謝速度正加快。有中小型食肆表示,各項成本高漲,單是租金與人資佔開支一半,唯有擴張分店降低成本,這亦是近年很多食肆的發展方向。
增分店攤分成本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餃餃鎮負責人李瑞娜表示,去年至今不少舊式老店結束,部分因店主年紀大,退休不做。同時,大量走精品化的食肆開業,部分食肆由博彩娛樂業人士開設,走一條龍服務。
雖然新店湧現,市場仍有很大發展空間,但成本高漲卻是一大挑戰。如招請一位外僱侍應,每月開支要八千多元,包括月薪、支付勞務費及提供住宿等。還有租金負擔,百物騰貴又難以全數轉嫁消費者。為降低成本,希望盡量利用中央工場優勢,積極考慮開分店,分攤成本。當中最大難點仍是租金問題,畢竟現時裝修費高昂。如一、兩年又面臨大幅加租,恐難以負擔,需要審慎考慮。
去年該店參與扶助中小微型飲食特色老店扶助計劃,李瑞娜坦言幫助很大。受資助更換了油煙系統,更把過去人手落單轉向電腦化。雖然轉變沒有減省人手,但電腦化可掌握食客平均消費、哪種食品受歡迎等,有效管理倉存,相比過去以人手逐張單計算賣了多少碟餃子,明顯是一大便利,應多向食肆宣傳推廣。
現時做生意,現金周轉最重要,政府推出的中小企免息貸款有直接幫助,未來也會了解開分店能否有相關扶持。
經營走向精緻化
中小型餐飲業商會理事長楊永成表示,中區店舖由數十萬租金到逾百萬,地產業直接影響商業運作和去留。不難發現這幾年中區”桃花依舊,店舖全非”。其他區份也如此,不少店舖都向二、三線甚至橫街發展。飲食業有可為,故仍會吸引大量新店加入,主要走精緻化、小店舖、老板打理路線,如日本居酒屋般,主要受人資及租金制約。
他指出,餐飲業新老交替會加快。過去,餐飲業租約有四、五年,○九年經濟低迷下簽訂的租約,今年已到期,大幅加租下,或有不少店舖要結束或搬遷。新簽租約只有兩、三年,租約期短,故新店只能利用兩、三年作嘗試,不然就被淘汰。
面對挑戰越來越大,政府扶持中小企政策如免息貸款、環保節能基金、扶持老店計劃等,已從多方面給予不少扶持,希望人資政策提供更到位、及時的扶持,並希望在政府物業創設扶持中小企的商圈,可公開競投,打造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