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即將公佈明年度施政報告,對比去年此時,內部經濟形勢明朗許多,當局可以比較安心地向內推進結構和基礎優化、向外推動長遠規劃。市民大衆和各行各業毋須擔心前景,也要好好思考如何迎合長遠發展方向。
行政長官昨日主持經濟發展委員會全體會議,經濟財政司司長介紹經濟現況及明年展望,主調一如近期公佈的數據和利好政策,逐漸走出過去兩年的陰霾。眼下斷言復甦仍言之過早,但逐漸脫離低谷確實很明顯。且重點在於,不僅僅是賭收及旅客等大數字見增長,社區經濟活動和商戶生意亦有回升,說明經濟改善效應滲透各行各業和社區。對於穩定居民信心,後者才是關鍵。
經濟回穩或有外圍改善因素助力,但更值得社會欣喜的,應該是內部應對經濟逆境的能力得以彰顯。龍頭產業帶動休閒化固然是結構調整的重要力量,但政府聯手民間活躍社區經濟,以及透過行政工作優化以助力企業發展,都是很重要的社會協力經驗。這股社會協力效應,未來應該更進一步地應用在推動制度和基礎改革,乃至於官民合力推進長遠發展規劃上。
澳門社會經歷此番經濟結構調整,應該積累了不少主動進取的能量和經驗,包括如何借助行政改革和強化公共服務,逐步釋放行業和社會的能動力;如何在民間的積極實踐中,總結政策不足和行政缺失,從而逐步優化制度和發展模式。要讓民主社會運作得更有效益,尤其是發揮民間智慧的民主真諦,不是靠抨擊和批判,而是靠官民之間的理性互動。
小至餐飲牌照如何發得更快?認真調研和對待,就會發現不僅僅是行政工作要改善,還有制度優化、公民意識和專業精神;大至推進行業轉型、社會轉型,從小城走向葡語平台、從區域走向內陸、從陸地拓展到海上,每前進一步、每一個轉身,都需要官民協力,社會才能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