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減慢、加多減少,澳門油價一直偏高,雖然政府今年恢復石油產品進口准照制度、公佈資訊亦越來越多,但油品價仍屬市場決定,政府愛莫能助。市場預期原油產量增加,加上全球需求增長乏力,國際油價最近一年連續下挫,但本地油品價格調整顯然不同步,當中定價準則和依據是甚麼?有否涉及壟斷和聯合定價?
油價調整冇話事權
經濟局長戴建業回覆議員鄭安庭書質時強調,政府運用短、中、長期措施促使石油產品市場健康有序,經濟局牽頭跨部門成立的燃料監察小組持續工作,恢復實施石油產品進口准照制度,採集石油產品進口數據,並結合國際油價,比對本地油價調整。定期公開的資料包括油品進口總量、原產地資料、進口平均價格、各類油品市場零售價格、進口來源地資料。
政府早前直認對油價如何調整沒有“話事權”,呼籲大家用去年四月推出的價格情報App格價,當中包括本澳十八個加油站的四個牌子無鉛、特級及低硫柴油,以及四十家家用罐裝石油氣零售商的最新價格。惟居民對該App的認受性明顯不足,翻查資料,除了推出首月有一千二百人次下載,之後全年都只是增長二千用戶。
鼓勵業界披露資訊
戴建業稱,燃料監察小組的另一職責是遊說,鼓勵石油業界主動向社會披露更多關於行業普遍經營成本結構的資訊,讓社會明白經營實況。政府也希望主導主動權,透過加快消保法立法工作,爭取在新消保法中賦權當局取得商品價格及其形成機制的資料,有助當局從宏觀角度深入研究商品定價,加強保障消費者。至於爭取存放燃料產品的空間,他稱屬於長遠計劃,會關注本澳城市規劃的發展是否可以配合提供,以便引入更多新經營者投入本地燃料供應市場,為良性競爭創造條件。
中央石油氣的安全和保養收費上,戴建業表示,行政法規規定負責經營儲存、燃氣分配網和分支,以及建築中的燃氣設施的實體,必須定期保養和維護系統。由於並非專營,相關價格完全是商業運作,市場自行定價。市民若對石油氣錶的準確度有疑問,可以向消委會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