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橋蓮溪廟前地一帶“天光墟”,具本澳地攤特色文化,更起到扶助弱勢社群的作用,應予保留。但近年一批東南亞人士進駐,在當局劃定的位置以外行人路擺攤,影響行人和車輛,構成一定危險。有街坊希望當局加強規管“天光墟”的擺賣,做到保留特色文化,扶助弱勢社群,又不會影響街坊。
新橋蓮溪廟前地一帶“天光墟”由來已久,每天清晨時分就有賣二手舊物攤販擺賣,到早上七時至八時收工,成為新橋區的特色。攤販和顧客多數是草根階層,攤販每日以賣二手舊物為生,掙取微薄養家餬口,草根階層自力更生,起到扶助草根的作用,有存在的價值。
有居民反映,早年當局對地攤小販劃一規管,把地攤劃成一格格,登記攤販在此合法經營。但近年有一批東南亞裔人進佔“天光墟”,佔據了沒有攤販經營的地攤位置擺賣,在周六和周日,擺攤的人特別多,部分東南亞裔人士更擴至鏡湖馬路的行人路擺攤,阻塞行人路,行人要走出馬路繞路而行,時現人車爭路,險象環生。有東南亞裔人士甚至在凌晨○時至一時這段時間偷雞非法擺賣,由於欠缺規管,現場雜亂無章,產生噪音和影響環境衛生,滋擾附近街坊。
居民明白到東南亞裔人士薪酬較低,“天光墟”擺賣舊物可增加收入,現時物價高企,同鄉也可以購買便宜的二手物品。雖然這批東南亞裔人士屬非法擺賣,若當局加強檢控,只會令這批收入微薄的東南亞裔人士百上加斤。建議當局重新規管蓮溪廟地攤,強調一定要在劃定的範圍擺賣,規定擺賣時段,取消長時間沒有擺賣攤販的牌照,更換新經營者。同時歡迎東南亞裔人士加入,保留特色的地攤文化,加入新的元素,幫助弱勢社群,同時減少滋擾街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