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公佈數據可見,經濟深度調整、旅客及居民消費趨向審慎,有意創業“做老闆”者未敢輕舉妄動,第三季新成立公司持續減少,註冊資本更直線下跌。經濟興盛時,不少人“為創業而創業”,一窩蜂開舖設店,投資氣氛雖今非昔比,但謹慎創業也是好事。
第三季新成立逾千公司,較去年同期減少逾百家,其中“批發及零售業”佔新成立公司總量的三分之一,按年減少超過一成八,為多個行業中變動最大者;資本額更較去年同期大跌逾三成八。
過往,“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零售及批發業,是不少創業者圓夢的切入點。趁經濟步入調整期,舖位業主願意稍為減租,加上政府資助措施,仍有創業者認為“有危就有機”,磨拳擦掌。奈何部分創業者未作長遠規劃,以為開舖做生意只是“手板眼見工夫”,經營以至貨源組織均沒有突出賣點,市場定位不清晰。且同類競爭者眾,甚容易在未度過創業摸索期,已因競爭力弱而被市場淘汰。
如今零售業也並非只售賣產品,由顧客踏入店內一刻,提供怎樣的服務,幾乎決定能否做得成生意。尤其澳門市面出售產品大同小異、沒有競爭優勢,服務更形重要。然而不少店舖只售一般貨色、提供一般服務,生意當然難做。
部分經營者把服務不周歸咎於人資短缺,是否人多必然服務好?店舖是否一整天都處於客流高峰?店員是應接無暇,還是專業精神和技巧不足而待慢顧客?倘平日服務態度良好,儲下一批熟客,縱使客流高峰期分身乏術,亦不致於讓顧客不願稍等或被視為服務欠佳。
很多小店其實都是店主“打躉”,顧客進店時只抬頭“審視”有否消費潛力,倘認為“冇幫襯”居多的,便簡單一句招呼後,繼續聚焦電腦屏幕,無視客人的存在。要不然就是熱情過度,緊貼顧客身後。兩種做法都與趕客無異。倘自己生意都無心經營,再多扶持也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