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基金的“社區文創專項資助計劃”先後批出“文創魚蛋”、“文創糧油”、“文創五金”等資助項目,難免令人認為在任何行業前加上“文創”二字,即可搖身一變成為具個人特色的文創產業,不僅令本澳的“文創”欠缺說服力,更惹上濫用公帑之嫌。立法議員林玉鳳認為,政府應公開資助的評定標準,並交代批出資助是基於該店舖具何種文化價值,以提升公帑使用的透明度,方便社會監察。
冀公佈獲資助理據
文產基金批出的“文創專項資助”屢受質疑,林玉鳳認為,箇中原因在於政府對“特色店舖”的定義含糊,沒有具體標準;且公佈的資訊過少,政府只公佈獲資助的店舖名稱,社會根本不知道當中有何文創元素和價值可言。她建議政府應先具體訂定特色店舖的標準,如開業多少年,具備何種民族、文化特色等,可增加審批透明度。
林玉鳳舉例指,杏仁餅店、糧油雜貨店申請資助獲批,前者可能涉及即將失傳的傳統烘烤手藝,後者在現今社會碩果僅存,且當中的貨物種類牌、價錢牌等,都具備昔日的手寫風味,是值得保留的廣東特色。惟政府只公佈獲資助店舖的生意種類,沒有對外說明店舖的特色,容易令人質疑政府只是“科水”給店舖翻新,而非藉資助弘揚或保留某種文化。
助式微行業保特色
她補充,若“文創專項資助計劃”是政府單純資助裝修,協助特色小店優化經營環境吸引客人,延續特色店舖的經營亦說得過去,但長遠應要有文化上的增值,必須與其產品在歷史及文化上的重要性有關。如去年獲批資助的涼茶舖,不但可以裝修得更古色古香,有傳統風貌,更可加入舊澳門的照片讓人緬懷,增加店舖的文化價值。
至於今年又有“文創五金”的出現,是否意味“文創專項資助計劃”的申請條件過寬?林玉鳳認為,不可就個別事件而論。有些行業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被社會淘汰及取替,變成文化遺產。現時五金舖已越來越少,但仍有其存在價值,甚至將來某個時候會變得很重要,成為集體回億。強調政府應說明資助所尋求的文化產業價值所在,或是一種即將失傳的手藝,或是中小企店舖有機會被淘汰。
她稱,文化產業應要有“遠見”,要知道哪個行業、哪種手藝將會“買少見少”,現時便要提早推出各種挽救措施和政策。但“遠見”亦不能“太虛”,因為當中涉及大量公帑支持,政府要資助社區特色店舖,必須說明是基於何種文化價值,亦方便社會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