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支付在澳逐步普及使用,金融管理局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陳守信表示,本澳金融機構推出的支付工具目前已有十種,其中三種可跨境使用。金管局行政管理委員會委員劉杏娟稱,今年至第三季,電子支付的交易筆數已有八百萬。當局正透過不同的渠道宣傳,希望讓更多的居民和商戶應用移動支付。
金管局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陳守信、行政管理委員會委員劉杏娟、保險監察廳總監陳君儀、金融發展廳副總監劉亞娟,昨早出席澳門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探討本澳的金融政策。
陳守信表示,金管局一直堅守風險為本的原則,因應市場發展,強化各項監管措施。澳門金融業回歸以來穩健發展,無論在資本充足比率、資產素質和流動性均在國際認可的良好水平,使澳門金融業界安然度過金融海嘯危機的考驗。
澳內地支付爭跨境用
對於如何監管金融機構移動支付的風險管理工作,劉杏娟稱,當局要求金融機構委託獨立第三方進行系統安全測試,確保安全環境;又會要求支付工具在綁定帳戶時需要雙重驗證,並要設置交易限額和交易提示。又指因應配合《網絡安全法》的實施,金管局本月內將推出網絡安全風險管理指引,要求金融機構加強風險管理。
有聽眾反映居民無法在本澳使用內地電子支付工具的全部功能。陳守信解釋,現時港澳台居民沒有購匯額度安排,因此未能在內地以外的地方使用微信、支付寶等工具。他稱,政府將借助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契機,向內地的部委爭取允許澳門居民適用購匯措施,以開通內地移動支付的跨境使用。
逾三千保險中介續期
關於保險業的監管,陳守信說,金管局修訂了《保險業務法律制度》,並已提交立法會作最後審議。為助力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建設,“出口信用保險制度”今年十月啟動;為分散中小企面對災害營商風險,今年八月聯合其他部門推出“中小企巨災財產保險”及“中小企巨災財產保險資助計劃”。
陳君儀指出,十年來,對於保險業的投訴數字維持每年六十至七十宗,大部分涉及保單條款爭議、服務爭議與保險中介人行為爭議,超過一半是與人壽保險產品和中介人銷售行為有關,其中針對保險中介人的投訴每年有十多宗。為推動保險業的健康發展,局方二○一八年推出《保險中介人持續專業培訓計劃》,保險中介人必須接受規定的培訓時數,翌年才可辦理保險牌照續期,截至今年第三季有三千多名中介人達到培訓時數得以續期,佔總數約七成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