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和一位內地營商的親友聊天,我問起當地政府在抗疫期間有沒有甚麼政策支持企業度過難關?他說有,但只針對某一些行業,例如餐飲業,而他從事的行業沒有份。我又問:“其他行業沒有意見嗎?”他說:“沒有。反正紅頭文件下來就看一下,有份當然高興,沒有份也理解。”這種反應出乎我的意料。他問我澳門有甚麼措施,我隨便說了幾項。他說:“你們政府有錢,做多一些是應該的。”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各地政府相繼推出特別政策來穩住經濟。澳門特區政府也不例外,先後推出兩輪措施,一方面保障個人生活,另一方面支持企業撐下去。
如果以受惠對象來劃分,這些措施可以歸納為幾個方面。對個人的支援方面,除了第一輪措施中的提升退稅額、以工代賑等之外,還包括第二輪的對企業僱員、自由職業者、的士車主的現金援助;對企業的支援方面,除了第一輪措施中的稅款扣減、水電補貼、中小企業免息貸款、中小企業貸款利息補貼等之外,還包括第二輪的一次性的現金補助;對家庭的援助方面,包括物業稅豁免、醫療券金額加碼、抗疫水電津貼,以及兩個月弱勢家庭援助金的增發;另外,還有綜合性的對個人、家庭和企業都有幫助的消費補貼計劃。
兩輪措施加起來,其涵蓋面之廣,受惠人群之多,是鄰近地區所沒有的。然而,社會上還是有一些不滿的聲音,究其原因,可能是連年的現金分享導致平均主義心態滋生,把抗疫需要和現金分享混淆了。以對僱員的一次性援助為例,有人質疑為何不是人人有份。顧名思義,對僱員的援助當然就是給僱員的,不會給其他人。況且,不是所有僱員都有份,公務員和退稅額二萬或以上的僱員就不能受惠。在一些國家和地區,例如,香港和新加坡,這一津貼是直接進入僱主的帳戶,作為僱員的部分薪金支出;而澳門特區政府則採取僱主、僱員分開處理的做法,即分別給予一次性的援助。由於僱主得到的援助是用於營運的,因此,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向僱員支付薪金的壓力。分開處理的做法能讓僱員更有獲得感,因為錢實實在在地進入了打工仔的口袋。
回到“平均”這個話題,不是所有事情平均就一定好。以對企業的一次性援助為例,不分行業、不論規模,除了特定企業外,可算是雨露均霑。但也有意見認為,疫情之下,不同行業受影響的程度不同,有些行業甚至因疫情而受惠,支援政策應有所側重。特區政府似乎也意識到這問題,故在施政報告中提到,當疫情緩和後,發展本地遊、橫琴遊。建議在此基礎上,考慮更多的舉措,例如,當旅遊限制取消後,通過移動裝置應用程式向巿民和旅客發放現金代用券,讓他們到旅遊相關的公司、店舖消費;第二期的消費補貼計劃也可以包含旅行社的消費。
總體而言,澳門特區政府的一系列的抗疫措施已經做到雪中送炭,但能不能度過寒冬還要依靠個人、企業自身的努力,也視乎情況的變化。誠然,這些措施令到小部分人、個別行業錦上添花,但這不是政策的目的,而是政策制訂者要在執行速度、成本、效用,社會意見,以及公平性之間權衡輕重。最後,期望錦上添花的個人多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家庭雪中送炭,也期望錦上添花的企業多盡社會責任,善待消費者,善待員工。正如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所說的,六十七萬人的整體生活、工作都受到直接或間接影響,希望大家少攀比,抱團取暖。
澳門經濟學會副理事長 曾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