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以來,澳門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積極扶持中小企業發展。中小企業聯合總商會理事長馮健富表示,政府對中小企業的關心體現在回歸後,各項援助中小企的措施中,以財務援助最有成效,尤其是將中小企可獲得免息的財務援助金額上限提升至六十萬元(澳門元,下同),的確能幫助申請者解決短暫資金周轉的困難,未來希望政府多聽專家學者、中小企社團的意見,令中小企得到真正渴求的扶助服務。
已批貸保廿五億元
政府自○三年五月推出“中小企業援助計劃”,八月推出“中小企業信用保證計劃”和“中小企業專項信用保證計劃”,並先後三度修訂“中小企業援助計劃”,使更多企業受惠,申請援助的企業數量明顯增多。同時,增加對中小企業的財務援助,將中小企業可獲得免息的財務援助金額上限提升至六十萬元,並將“中小企業信用保證計劃”政府承擔的金額上限,由二億增至五億元,其後再增至九億元。○三年至今年七月,共有七千七百八十八宗申請獲批,合共獲貸款約十八多億元和信用擔保七億多元。三項融資計劃對於紓緩中小企業資金困難、改善經營管理、增強競爭力等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馮健富表示,回歸前大部分中小企以前舖後居的經營方式,繼承家族生意。回歸初期至賭權開放,博彩大力發展即引入許多國際品牌及大型連鎖店,對中小企發展空間造成威脅,其後更出現人資緊張等情況,本地中小企經營可謂一波三折。為此,政府推出多項扶持中小企的措施,當中以免息的財務援助最奏效,幫助中小企解決短暫資金周轉困難。惜近年人資、租金緊張,本地中小企再次給市場推着走,卻未能擔當帶領市場向前的角色,扶持中小企的援助措施只能治標,未能真正解決實際需要。
企業終須自負盈虧
政府推出“青年創業援助計劃”用意在於鼓勵青年嘗試在不同領域開創事業,但他擔心有部分青年創業只出於衝動,未實際考慮市場接受程度及經營成本等風險。強調萬事起頭難,莫只顧埋頭創業而忽視當中的重要因素。不過,特區政府仍然渴望幫助中小企度過難關,並聯同社團及民間機構商討有效的實質措施。澳門始終是自由市場,企業須自負盈虧,商業行為難常規性依賴政府扶助。
扶助措施與時並進
其實,隨着澳門經濟發展越來越迅速,中小企面臨的問題並非無法解決,政府應先了解不同階層的中小企需要,與專家學者合作研究有何實質措施直接幫助中小企,或考慮組織扶持中小企委員會,推出與時並進扶助措施,真正保護到中小企業經營。只要政府下定決心,多聆聽中小企社團及商會意見,再結合專家提出的政策,定能收得良好成效。此外,社會進步,政府不要再沿用舊法律管治新社會,須切合現階段發展而行。目前迫切是穩定人資及租金才可幫助中小企業向前邁進,適當推出傾斜政策保護中小企生存空間,歡迎政府主動向中小企等社團諮詢意見,保存特色老店在本澳傳承,令居民得到真心服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