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斥資一億八千萬元,分三期開展“山邊街美化及新口岸及和松山行人通道計劃”,前兩期工程早已完成,第三期工程主要有兩條行人隧道,分別由焯公亭下方休憩區連接至東望洋斜巷及松山。前者將於今早十時率先開通,後者則於下周四開放。
前兩期工程已完成
工務局基礎建設廳長黃昭文昨早十一時帶領傳媒參觀即將開通的兩條人隧,並接受訪問。他表示,“山邊街行人通道”前兩期工程已於年前投入使用,首期工程主要是街道美化、山坡整治及加設升降機,二期工程則在焯公亭下方建休憩區,增設行人天橋、升降機及樓梯塔樓,貫通了新口岸中聯辦至焯公亭。
他續稱,第三期工程主要是興建兩條行人隧道,起點均為焯公亭下方休憩區,分別接駁至中區東望洋酒店附近及松山健康徑。通往東望洋斜巷的人隧全長五十五米,出口處並配備升降機、樓梯等,預計今日上午十時率先開通。同時,得勝斜路將同步恢復雙向行車,及取消設於海邊馬路的紅綠燈控制行人通道。
首採用路底潛挖法
另一條人隧則由焯公亭休憩區通往松山,全長三十米,出口處有兩部升降機及樓梯通道等,現時工程已進入最後階段,預計下周四(十七日)開通。當局爭取在大賽車前開放隧道。同時,隨着兩條人隧的使用,亦標誌着整個“山邊街行人通道”工程全部完工。
黃昭文稱,整個“山邊街行人通道”總造價為一億八千萬元,當中第三期工程(即兩條人隧等)造價約一億元。建造隧道費用相對較高,且該隧道是本澳首次採用路底潛挖法技術開挖,好處是不影響路面交通。
開通人隧便利居民
他並介紹,整個行人通道工程完成後,更方便居民往返中區至新口岸。居民可在水坑尾經行人天橋過馬路後,沿着愕街自動扶梯系統及升降機,前往山頂醫院。此外,亦可行至東望洋斜巷,使用“山邊街行人通道”,步行至中聯辦、新口岸一帶,又或選擇另一座人隧上松山。反之,居民亦可由中聯辦,經過人隧分別前往中區或松山。
“山邊街行人通道”打通後,大大便利中區及新口岸的居民,記者曾由中聯辦經該行人通道,步行至東望洋斜巷的出口,全程只需約四分鐘。雖現場指示牌不足,但局方承諾將會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