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中小企的60萬上限免息貸款援助計劃,一六年有560宗申請,比一五年610宗及一四年708宗申請均告回落;去年批出中小企援助515宗。兩項計劃涉及資金2.6億元。
零售業申請佔比大
經濟局網站資料顯示,去年獲批青創援助有270宗,批出6,295萬金額中,46%為零售業,其次是“酒樓或餐廳及酒店”佔約13%。不批准宗數有52宗。
至於中小企援助計劃,去年獲批515宗申請,涉及金額1.97億元,當中批准金額有四分之一為零售業,達5,000餘萬,其次為建築及公共工程佔14.4%,達2,800多萬元。
註冊會計師公會監事長陸丹青表示,經濟調整,部分行業收入受影響,如建築工程逐步落成後收入減少,但一些餐飲業經營比一五年改善,有新品牌加入或擴張分店。上述兩項援助計劃申請行業中,零售業獲批援助資金比例最大,她指出,不少具創意的零售業湧現,如賣拼圖,不純粹是傳統行業,甚至因為四校聯考也吸引補習社加入等。其實因賭收回暖,經濟氣氛亦見改善。
理性貸款申請減少
對去年申請政府免息貸款援助計劃宗數減少,她認為一方面經濟調整令租金壓力減少,對申請免息貸款需求或降低;另一方面,政府及商界社團等大力宣傳下,很多企業已知道有關援助措施,加上社會上發佈更多經營資訊,讓青年和青創審慎投資,不是申請免息貸款就算,還要考慮經營風險。
政府推動青年創業外,還聯手社團持續推出一些實務課程、分享經驗,讓青年人明白創業有風險,證明扶持措施漸趨成熟。但在宣傳善用資源外,可加強遵守貸款規定的宣傳,包括遵守申請貸款用途及還款義務,強化善用公帑的意識。在年度數據中可加入拖欠還款情況,讓外界了解政府監督資源有效運用。據其了解,政府會跟蹤獲批援助是否用到所審批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