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色老店話題備受關注。老店無論在社會或居民心中,甚至旅客消費中,都佔有特別位置。但現時在內地尤其港澳經營超過一甲子、甚至百年的企業,鳳毛麟角,數十年企業存活率亦越來越低。當局數年前先後提出不同的扶持計劃,包括資助企業重新裝修、設備更新等,改善老店經營劣況。惟治標不治本,老店發展依然未見起色。
無可否認,老店經營多年,確有翻新裝修、更新設備的需要,但更重要的仍是營商環境。倘營商條件惡劣,又有傳承問題,即使政府願意資助,亦未能長治久安,只是稍為延長壽命。
發達國家或地區老店同樣面臨租金高、人資缺難題,但不少仍然屹立不倒。如日本擁有最多長壽企業,單是創業超過百年的企業就有五萬二千家,其中包括七家千年企業;台灣亦有眾多老字號,讓當地居民及旅客趨之若騖。
深入了解不同地方老店所以能持續經營的共同點,離不開“堅持傳統+突破創新”。部分老舖形象看似保守,面對時代快速變遷,每每可因應實際變通,如不斷改變內部管理、研發新品、使用自動化提高效率等。至於傳承問題,企業主可向下一代從小灌輸企業精神,如日本有專門培養繼承者的學校,當然亦不乏企業不拘血緣,勇於吸收優秀人才,傳承事業的開放心態。
現時澳門老店衰弱已成趨勢,倘不作為,難免會進一步沒落。加上澳門成功申請“美食之都”,碩果僅存的老店特色更形珍貴。早前經濟局成立“特色老店扶持小組”協助老店轉型升級,重新推廣品牌形象,形成品牌效應和品牌核心價值,一改過去“頭痛醫頭”的扶助方式,更注重如何扶持老店向可持續方向發展,成效拭目以待。
然而,每家老店所面臨的困難不盡相同,故當局如何從宏觀上優化營商環境,以至微觀的傳授管理、營銷知識,開導企業抱開放心態面對技藝傳承,都需要更全面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