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疫情時期的旅行限制、防疫限流,到後疫情時代經濟復甦,我們所面臨的,是一個全然不同的消費環境,傳統被顛覆,需求被抑制,消費鏈被重塑,產業被迫迭代。澳門所面臨的經濟復甦形式則更加嚴峻,旅遊業受到重創,過去一年面臨斷崖式下降,消費停滯,拉動GDP動力嚴重不足。二○年澳門通過消費補貼計劃,基本達到“促內需、促消費、保企業、保就業及解民困”的預期目標,但後疫情時代,仍然是寸步千里,如何發揮消費作為經濟發展的驅動力,如何“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需要深入綜合評判,這並不是理想中簡單的最後一公里,而是進入了點對點的拉力賽,這個終點,或遠或近,無人預知。
消費券遏經濟下滑
拉動經濟復甦,並不是簡單的派錢,這是一個刺激經濟的方案。縱觀全球及內地經濟發展經驗,在特殊時期,發放消費券是遏制經濟下滑、刺激消費、活躍市場的關鍵舉措。消費券旨在通過加大居民的消費金額,帶動額外消費,拉動內需,使社會消費支出規模擴大,進而刺激產品銷售使得企業不致於倒閉,穩固充分就業,推動經濟復甦。總而言之,這次消費優惠計劃的初心不是一個普惠的派錢消費替代計劃,而是一個符合國策及區情的振興經濟內需循環的計劃。
推消費數字化進程
疫情期間,內地多個地區推出消費優惠券,從結果上來看,消費優惠券一方面切實地帶動了消費,有的帶動高達四倍至五倍的消費;另一方面,在消費券發放的過程中,與互聯網支付平台合作,促進消費的同時推動了消費的數字化進程。雖然過程複雜,但這恰恰是一個地區開展數字新基建的絕佳契機,同時還能方便地在過程中靈活調整策略。細緻研究本次促進本地消費計劃,確實有充分考慮本澳社會民情,推出電子消費優惠、長者消費優惠及澳人食住遊,以照顧到不同人群的習慣及需要。
然而,消費優惠計劃確實有優化的空間,政府也善聽民意,主動提出優化。經財司近日與多個社團舉辦座談,與會者會後釋出政府大體下一步優化方案,比如注入一次性消費啟動金,電子消費券改用 “立減”優惠方式簡化程序以及對包含長者及未成年人消費需要的考慮,達至全民普及等,最後的優化措施必然是吸納各方意見後的最大社會公約數。
補助拉動盤活經濟
無論從短期、中期或者長期來看,消費優惠券對於商業周期和社會經濟發展都極為重要,並且對生產、就業和價格的短期變動有着深切的宏觀影響。但考慮到部分澳門居民的收入狀況和抗疫疲勞,推出消費補助與提振消費雙並行的措施,雖然會降低乘數效應,但不失為疫情持續下的一項額外普惠性舉措。只有透過公共資源精準投入消費市場,同時盡可能幫扶低收入人士,讓整個社會各方面人士,按照自身的消費模式,一起參與消費優惠計劃,既有補助又有拉動作用,才能盤活經濟,這也是澳門全社會的共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