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收止跌,經濟調整喘定,今年首季新成立公司因市場氣氛好轉,較去年同期明顯增加,相信不乏初創企業。
經濟復甦加上政府資金扶持,再有民間團體舉辦各式講座和培訓,為有意創業人士打好了“入門基礎”,了解創業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檢視自身是否適合創業等。不少企業家和專家學者,更積極在青年初創路上擔當“指路明燈”,為企業把脈,調整創業方案、市場定位等,讓創業者少走冤枉路。並透過不斷檢討、解決經營上的“疑難雜症”,增加初創企業的存活率。
無疑,初創企業倘能擁有創新點子,引入新穎產品及服務,可為市場帶來新活力。但部分初創者害怕失敗,缺乏冒險精神,即使創業也選擇傳統業務模式;即使追趕潮流,也只敢走在潮流的後方,成為一窩蜂經營同一類產品的其中一員。不但很難成大氣,更造成惡性競爭。
無論傳統或新潮,“人有我有”在競爭環境下都不容易生存。傳統行業競爭本已激烈,初創企業缺乏客源、經驗、資金實力,很難分一杯羮。一窩蜂經營潮流產品,市場急速飽和,若未能找到其他人氣產品承接,業務起得快落得更快,焦頭爛額是普遍現象。
以澳門每年接待三千萬旅客的龐大市場來說,企業倘可“對症下藥”,經營空間會更大。尤其越來越多旅客不滿足於各景點“到此一遊”的旅遊模式,自助遊、深度遊的興起,為企業創造不小可以發揮創意的空間。在國際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下,企業經營可以有更多變化,各種玩味的、享樂的產品或服務,總有捧場客;又如政府提出的“舊區旅遊”,創業者可因應舊區所缺乏的元素大膽切入,或能殺出一條路。
事實上,創業者倘能以“創新”為經營宗旨,不斷自我提升,時刻為市場帶來新鮮感,即使經營模式一直被抄襲,也會因不斷有新點子而難以被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