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閘廣場巴士總站最快在兩年後才能重新投入使用。政府將再次對關閘總站“大動手術”,包括擴大現有通風井面積及增設機械排風、加設空調候車室及完善候車環境。建設發展辦公室主任周惠民強調,有關整改方案是在原有未受颱風影響的基礎上作出改善,但汲取颱風“天鴿”經驗後,有必要把原先設於地庫層的機電設備遷移至關閘廣場地面。
機電設備遷移地面
交通局及建設發展辦公室昨日下午五時舉行聯合新聞發佈會,公佈關閘巴士總站修復計劃,建設發展辦公室主任周惠民、交通事務局長林衍新、交通局交通管理廳廳長羅誠智、建設發展辦公室建築職務主管馬文俊等出席。
周惠民表示,首階段工程最快在今年第四季展開,但為求令工程順利推進,關閘總站的巴士運作在工程完成前會維持現有多個臨時上落客站點的運作模式。
工程計劃至二○一九年第二季局部重開中央候車區使用,可望在同年第四季整體完成交付使用。
今次是關閘巴士總站二○○四年投入運作以來,第二次大規模整改,包括擴大在二○一一年開鑿的八個天窗,面積會較現時大一倍。周惠民表示,整個關閘廣場的建設一向是由建設辦跟進,結構上會考慮之前工程的各項數據,不會對結構造成影響。但考慮到機電設備為免再受水浸影響,將搬遷至廣場地面層,會重新計算有關設施選點的承受能力及進行加固工程。他稱,擴大天窗面積後,會在各個天窗加設機械抽風系統,地下巴士總站的氣流將循“低送高排”的原則,廢氣及熱空氣會在天窗高位排走。排氣口設置高度將超過三米,以免對旅客造成影響。廣場地面行人道亦會相應擴闊至三點一米,提供更理想的步行空間。
每句鐘換氣達八次
他表示,目前在無機械排風的情況下,關閘總站每小時有三點三次的換氣,日後擴大排氣口及加設機械排氣,可望達到每小時六至八次換氣,加強空氣流動,希望有助令站內溫度接近戶外溫度水平。目前在夏季炎熱天氣,站內溫度一般較戶外溫度高出三攝氏度。
除擴大天窗,總站內全密封空調候車室將由現時一個增加至三個,除重整現有的中央候車室外,另兩個候車室以玻璃房形式建造、分佈在廣場左右兩側。此外,在中央候車室兩側車道外圍,亦將加設兩個半開放式候車室。周惠民表示,會重新設計的中央空調系統,將令到三個密封式候車室的氣溫控制在攝氏廿四至廿五度,屆時乘客祇需留在有冷氣的空間排隊候車。
另外的半開放式候車室因空間所限,不能全密封設計,但在機械排風作用下,他認為候車環境一定較現時理想。同時會重新設計及建造總站內的廁所設施,加設育嬰室等,全面採用LED照明系統,以及重整司機休息室。周惠民強調有關整改方案是在原有未受颱風影響基礎上改善,有關工程會進快公開招標,目前並未有工程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