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去年以“仍需時磋商新合約”為由,與兩巴士公司短期續約十五個月,服務合同下月底屆滿。接下來是選擇續約,還是重新競投開展公共服務,仍是未知之數。政府保持緘默,不露半點風聲。問題在公共服務關係民生,更涉及龐大公帑,政府葫蘆裡賣甚麼藥?抑或至合約出爐、米已成炊,令公眾不能置喙?
巴士是廣大居民與旅客出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不僅加價備受關注,政府與巴士公司簽署怎樣的協議,細節、條文如何,不能沒有透明度。現存財政援助及不透明的價格調整方式等弊端長期被質疑,會否延續下去,社會高度關注。
隨着近年訪澳旅客大增,巴士出車次數、運載能力等都在上升,搭乘巴士出行者趨增,有賺無蝕。未來應否續由政府給予財援,值得深入探討。
巴士是公用事業,出行必備,民生必需。本澳公共巴士服務水平近年確有提升,基本符合公眾搭乘公交出行的要求。但巴士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政府與兩巴應坦誠公佈如何處理續約問題,如達成共識,再次續約,可在條件許可下及早披露相關資訊,公佈理據,一切運作在陽光底下。如須重新競投,應明確巴士公司更高度地履行社會責任,秉持提供最優質服務、善用公帑等原則,並引入社會意見參與鑑評機制,完善不足,以新的思維、新的面貌應對各種挑戰。
大眾關注巴士續約,為此提出很多具建設性的意見,希望政府和巴士公司接納,適時調整合同內容,加強公眾監管,堵塞不合理的公帑補貼漏洞,通過有效的公眾監督,尤其完善有錯必罰的機制,而非充耳不聞。
完善本澳公共巴士服務,提升整體公交運載力,先有決心。在資本主義社會,合約決定一切,有效監管在合約,灰色搪塞也在合約。完善的合約是管控未來巴士服務的前提。巴士是公共服務,社會有權關心,大眾參與,表達意見,正是特區政府提出的善治。最終希望達成官、民、商共贏的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