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越來越多人趨向晚婚,原因眾多,但或多或少與經濟有關。樓價高企、生活成本增加,工作壓力大,無形中也減低了年輕人結婚的衝動。
有內地數據顯示,近年全國結婚率創下十年以來新低,一些正值結婚和生育黃金年齡的九○後,婚姻情況參差不齊,更有的堅決不婚,享受一個人的快樂,樂於成為“單身貴族”。很多人以為單身就是有能力獨自生活,但並非如此。不少適婚年齡人士,仍然是依靠父母家人同住,好處是負擔較小,無需為三餐一宿而苦惱,這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一種體現。
雖然澳門嚮往單身情況不及內地明顯,但卻有不少人到達適婚年齡而未婚,當中也有關乎經濟、住屋問題。受傳統觀念影響,渴望買樓擁有磚頭的心態濃厚,只是私樓價太高,未能跨越門檻。
雖然政府的房屋政策強調重視居民的基本住屋需求,堅持“社屋為主、經屋為輔”的方向,很多年輕人為有“安樂窩”,社屋條件不符,經屋申請成為主要出路。故每當經屋開隊,一窩蜂湧現大量申請,當中不少明知是“陪跑”,也抱着博一博的心態申請,每當經屋開隊成了很多家庭的大事。
儘管政府並非為居民置業“包底”,但居民希望擁有自置物業的心態不變,不論經濟環境如何,房屋一直會供不應求。雖然幾年前,政府出台調控政策以遏抑私人市場需求,緩和了一窩蜂入市的心態,但未能真正有效疏導居民對房屋需求的期望。由於房屋政策會牽連到好幾代人,政府在未來的房屋政策上應該對症下藥,讓房價走向合理水平,同時因應大環境制定相應對策。現今公屋分類只有經屋及社屋,是否創設其他公屋類別,包括過去亦提出的夾心階層房屋,甚至參考內地針對不同人士的只租不賣的房屋,以緩解不同人士的需求。
除了房屋政策,宜推出更多激勵年青人擺脫單身,鼓勵生育的政策,以緩解澳門走向老齡化的社會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