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局元旦起推行“電子及電器設備回收計劃”,提供免費預約上門收集大型及小型家電服務,坊間有意見憂慮此計劃變相加速居民更換電器,製造更多電子垃圾。
有出席澳門論壇的嘉賓認為,回收家電後能循環再用才更重要,但拆解舊家電中有用的金屬物,並經處理後再用等程序均需專業技術及認證,坦言本澳並無相關專業人才。並建議政府可另覓出路,尋求與灣區城市合作,拆解及處理重用相關金屬物,真正做到源頭減廢。
已收十多件舊家電
論壇昨日上午十一時在綜藝二館舉行,生態學會會長何偉添、自然生態研究學會理事長高律夫、環境保護管理學會理事長曾錦培、中區社諮會委員何永康、明愛總幹事潘志明擔任嘉賓,與居民共同探討相關議題。有發言居民批評已有環保企業推出上門回收計劃,政府推行同樣計劃是與民爭利,影響企業的經營環境。
據了解,“電子及電器設備回收計劃”實施數天,環保局已收到十多宗電話預約並已回收十多件舊家電。對於有意見憂慮助長居民亂棄家電,何偉添表示,本澳社會的環保意識相對較高,居民一般會將家電用至無法再維修才丟棄。但政府於農曆新年前夕推出該計劃,時機不太適合,或造成大掃除更換舊家電潮,對環保局工作,甚至回收業界造成一定壓力。認為政府在推行措施前,應通盤考慮人力物力是足否夠執行計劃,以及會否影響環保界中小企業。
產業未成型缺人才
高律夫認為,大型家電中包含許多金屬物質,若當普通垃圾焚化會污染空氣、水源及土壤等。他坦言本澳的環保產業只能拆解舊家電中的金屬,較為複雜的後續處理再用程序則未有足夠技術及相關人才應對,建議可尋求與大灣區合作,協助回收拆解,並再處理後重用。
曾錦培表示,拆解家電後許多金屬零件可作為原材料供應給鄰近地區,但處理程序複雜,惟澳門的環保產業未成型,專業人才缺乏,建議環保教育應從學校做起,政府亦應建立環保專業人才培訓機制,提升澳門環保技術。
討論實施污者自付
何永康認同政府推出上門回收家電的計劃,可推動本澳整個環保型態邁進一步。雖有意見認為政府上門回收家電會動用大量公帑,若沒有相關服務,居民胡亂將大型家電棄置於偏僻地點,政府同樣要花時間清理。他認為可待相關計劃實行一段時間後再作檢視,下一階段再與社會討論是否實施污者自付。
此外,環保局於一七年推出“電腦及通訊設備回收計劃”,兩年間回收超過七萬多部電腦,並已捐贈慈善團體一百四十多部電腦。潘志明表示,回收的電腦部分可重用,紓緩了部分低收入家庭的經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