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GDP出爐,經濟收縮進一步加劇至百分之六十七點八。學者預期在自由行重啟的利好下,第三季經濟跌勢收窄至三、四成。澳門作為外向型微型經濟體,經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逾半年的“封城”洗禮,讓更多人明白到旅客的重要性。即使政府落重藥振興內需,以澳門經濟規模,單靠內需市場已難以撐起,市場對重啟自由行更充滿期待。
隨着重啟自由行的時間表出台,市面氣氛明顯轉趨活躍,“最後一公里”就在轉角處的期盼,讓部分垂死掙扎的中小企暫時“滿血復活”。但由於旅客恢復的數量及其消費力均有變數,各行業不敢盲目樂觀,加緊籌劃行銷方案,希望實現疫後零的突破。
做街坊生意的小商舖雖或難從旅客重臨中受惠,但也不敢怠慢,“做好自己”成為疫下的領悟。如藉着第二輪消費卡落地,有更多商戶裝上機具,不想再錯過任何機會。雖然“塘水滾塘魚”,但總勝過“魚游別人家”。有中小企坦言“當發現連菜檔、賣腸粉的都已設置機具,還有拒絕的理由嗎?”更笑言“雖然不是做什麼大生意,但若消費者知悉店號不能使用消費卡,分分鐘轉身離開,生意明明到嘴裡也溜掉,多不值呀!”
大概是“魚游別人家”的例子看多了,才會不想錯過每個進店的客人,這也反映中小企疫下確實苦苦支撐,希望可以“賺多一個幾毫”。尤其過往以街坊客為主要對象的中小企,對顧客愛理不理的“佛系”經營態度,只有街坊才受得了。如今即使沒有伙計幫手,卻更主動與街坊客談天說地。此外,“默默給你打折”也體現出中小企與居民共度時艱的人情味。
中小企的變通,與其說“為勢所逼”,不如說是逆境中展現的韌力,讓其“開竅”,如何更好地挽回疫下生意,良好的互動與讓利,是基本要素。接下來的就是提升產品質量,增加自身的抗逆能力。最黑暗的時期已過,中小企調整好發展步伐,迎來的將是另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