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內地重開澳門自由行簽註申請,但本澳旅遊業未見顯著起色,業界有需要設想轉型自救。有旅遊業界表示,未來線上化已是趨勢,尤其是宣傳和推廣。為了自救,已有業界推出多元化業務,例如透過線上平台銷售旅遊產品,部分更將旅遊巴車隊人手暫時轉型為物流配送,待旅遊業情況好轉再重回舊有崗位。
日均三萬客有難度
疫情影響至今快將一年,雖然有不少有利措施正逐漸推進,例如恢復通關和內地客自由行簽註等,但效用似乎與想像仍有很大出入。本澳旅遊業疫下難捱是有目共睹,要刺激人流,只能靠節慶盛事推動。
澳門旅遊業議會會長胡景光表示,疫情下訪澳旅客數量每日平均僅兩萬人次,雖然澳門大賽車、美食節等節慶活動仍然有一定吸引力,但訪澳客量只會較平日微增,預料增幅也難達到每日三萬人次水平。不過,今年大賽車大部分外國車手未能來澳參賽,賽車吸引力肯定較以往低,仍期望大會安排更多活動引客,例如加插更多與車手接觸的機會,畢竟觀賞賽事外,參與感都非常重要。
線上推廣必然趨勢
他感嘆旅遊業今年難有轉機,相信要待明年才見曙光,而且復甦力量只能緩慢增加,若然年底前訪澳客量每日可增至三萬人次,坦言已經是很好的成績。
至於旅遊業界至今的轉型情況,他稱,未來走線上化已是趨勢,團客會繼續減少,自由行旅客則會繼續增加,業界有必要轉型。雖然未有學香港推線上旅遊的想法,但宣傳推廣走線上化是必然的事。近年已有業界推出多元化業務,例如透過線上平台銷售旅遊產品,部分更將旅遊巴車隊人手暫時轉型為物流配送,待旅遊業情況好轉再重回舊有崗位,這些都是業界轉型自救的方法。
長遠而言,仍然待特區政府向中央積極反映澳門防疫安全實況,爭取讓更多旅客重拾來澳旅遊意慾,今年經營甚為艱難,唯有期望明年能有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