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好消息接踵而來,會展業更是喜訊頻傳。除了官方預告本月及下月在澳舉行的會議累計逾萬人參會,更樂觀預期全年將有八百至一千項會展活動舉行,按年大增六成甚至近倍;更稱今年或以後澳門會展場地約有廿六萬平方米,面積比香港大。隨着國際會議陸續回歸,反映澳門會展業在國際上具備一定認受性。
疫後會展業快速回勇,業界希望全速追回“消失的三年”,奈何人力資源未歸位。回看疫前一九年,本澳舉辦一千五百多項會展活動,按年急增逾百項。後因疫襲三年,人員往來受限制,業界跌入谷底。儘管疫下官民力爭保留部分會展活動,但整年活動不過四百項,業內從業員大多轉職,流失率高。
如今官商合力催谷宣傳,各類會展項目陸續歸位。伴隨新版會展激勵政策推出,對綠色會展、線上會展等納入資助範圍;受惠今年中葡論壇二十周年的契機,以中葡經貿文化為主題的活動將連番上演,會展業機遇處處。
倘可借助不同會展商務活動雲集澳門的機會,把澳門“一加四”產業、琴澳發展等定位全方位向外推廣,更可樹立澳門經濟新形象。
會展業的發展舉足輕重,但發展需要人才,否則將窒礙業界復甦和發展。尤其今年是疫後復常的第一年,加快恢復步伐、提升服務質素,更是擺在業界眼前的要務,不能因為人力荒、人才缺問題拖慢復常步伐。如教育界所言,短期需要技術人才,長遠需要謀略型人才。尤其目下是人工智能時代,教育需要結合人工智能,會展業亦然。
為抓住疫後“第一桶金”,各地紛紛推出政策措施“搶人”,澳門不能獨善其身。短期協助業界多舉辦大型招聘會,吸引已轉行的從業員回流;僱主亦要因應市場的發展新形勢,適當提升待遇水平。長遠政府應做好人力資源規劃,保證本地人優先就業,宜適度輸入外僱,做好引進人才措施、政策,培訓本地人,以助力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