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內地針對房地產市場政策有了重大變化,從中央到地方出台一系列提振措施,包括近日不同城市宣佈執行“
認房不認貸”以降低名下無房的人群購房門檻,勢將下調存量房利率……從剛過去的周末看房數量來看,組合拳初步體現了刺激作用,市場憧憬“金九銀十”將至。
內地放寬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再強調“房住不炒”。但房地產急速發展所埋下的金融難題,至今未完全解除。任何活躍樓市的招數,都不能脫離市場的基本面。
內地房策轉向,澳門房地產市場何去何從?為令樓市降溫,政府一八年出招“加辣”,至今一直制約樓市成交。據官方公佈數據,住宅成交由一八年的逾萬宗,到一九年回落至七千多宗,其後三年疫情突襲成交降至低點,去年成交僅約三千宗,月均不足三百宗。如今經濟好轉,成交依舊冷清,首置買家繼續主導,今年一月至八月上半月,最多成交的三月只是四百多宗,平均每月兩三百宗。
地產業界多年來呼籲優化政策甚至“減辣”,然官方企硬。畢竟疫情期間若“減辣”,以當時經濟風雨飄搖,企業吊鹽水、打工仔危危乎,放寬樓市隨時弄巧反拙。如今疫情已去、旅業復甦,整體經濟數據向好。例如本地居民失業率大幅回落至百分之三點三,就業不足率下降至不足百分之二;多個與旅遊博彩相關行業生意理想,拉動本地生產總額急速反彈,加上大圍轉風向,“減辣”正其時?
但經濟復甦不全面的隱憂揮之不去,最新公佈七月銀行業的不良貸款比率升至百分之二點二,當中居民部分不良率環比再微升百分之○點一至百分之一點五,令人關注。與樓市相關的六月住宅按揭貸款拖欠比率僅百分之○點七,未知是否與部分個案“還息暫停還款”有關。
私樓市場萎靡不振,新盤有限;公屋市場則十分熱鬧,據官方公佈今明兩年將有逾萬經屋開隊,疊加橫琴“新街坊”落成,還未計夾屋計劃。面對公私營市場的兩極化走向,如何平衡兩大板塊可持續發展,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