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議員:定期檢討青創援助 回應需求
【本報消息】青年創業援助計劃八月一日起接受申請,多位議員提出計劃仍有不足之處,如上限三十萬元太少,希望政府定期檢討,回應青年創業需求。同時建議政府設立青年創業場所,以低廉租金協助青年創業。譚伯源回應指,當局會因應社會經濟發展變化,定期檢討青創計劃。
設青創區銜接援助
立法議員陳虹指出,現時澳門經營成本高昂,三十萬元難以應付創業成本。建議政府規劃青年創業區,以較低租金協助青年人,讓其在園區累積經驗,逐漸適應市場競爭。為避免青年人出現“為申請而申請”,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強宣傳及提供輔助,如財務管理培訓、風險評估等支援服務,為青年創業者提供理想創業環境,達到授人以漁。
立法議員馬志成表示,青年創業計劃與中小企援助計劃,分別面對開業不足兩年及開業兩年或以上的企業,兩者可以互相銜接,這是政府支持中小企發展的積極作用。不過創業艱難,青年創業援助計劃三十萬元,面對高昂的經營成本祇是杯水車薪,希望可上調上限。
首創定義值得商榷
立法議會崔世平表示,青年創業計劃對產業多元發展、青年向上流動有積極作用,但現時計劃只針對“首次”創業青年,將有三類人變成犧牲品。第一,把不斷從屢敗屢戰經驗中成長的青年人排除在外,有違創業精神,讓有經驗而資金不足的青年人失望。第二是積極進取、敢於嘗試不同方面的青年人,如曾投身保險業,而保險中介人是以個人名義在財政局開業,等同失去申請資格,“首次”創業限制值得商榷。
另外,有青年人三五知己合資,出資各位百分之三十三點三,唯計劃的申請者需出資超過百分之五十,也將部分青年人排除在外。
以上種種規定,反而鼓勵無經驗的青年人以獨資或過大股權的方式創業,無疑讓申請青年人承受更大風險。期望政府因應實際情況,對計劃進行定期檢討,完善執行辦法和細則,讓計劃發揮預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