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科技的發達,令越來越多廿歲出頭的年輕人可實現做老闆的創業夢,輕易地在巿場上嶄露頭角,憑着自身的膽量在網絡築起營銷平台賺錢。但萬事起頭難,即使網絡營銷創業資金相對較少,但仍需要配合敏銳的巿場觸覺才能穩操勝券,故具“經驗”者佔絕對優勢。
但“經驗”這門學問,非一朝一夕可得到,而是經過多番磨練收集而成。在缺乏經驗下,若成熟企業願意主動建造平台讓年輕人加入,借助固有的經驗和商業網絡讓青年迅速成長,兩者配合就可達致雙贏局面。
青年創業首要起步資金,其次就是經驗,這兩樣最普遍又最現實。阿里巴巴集團主腦馬雲豪擲十億港元成立“香港青年企業家基金”及提供實習機會,勉勵香港青年向上流動,連日來成為城中熱話。有多少港青渴望成為二百個幸運兒的其中一人?相信會照亮不少香港年輕人的前景。
澳門雖未被馬雲相中,不代表青年創業質素低人一等。澳門政府於一三年在工商業發展基金下設立《青年創業援助計劃》,為首次創業的青年提供一筆須償還援助款項,減輕創業初期資金壓力。推出一年多已接獲五百多宗申請,獲批的三百多宗涉及金額八千多萬澳門元。只有十一家申請企業結業,包括個人原因或競爭力不足。
數字觀察所知,澳門青年憑藉政府資金協助,解決創業初期成本不足的燃眉之急,增加成功創業機會,亦鼓勵了更多年輕人在創業路上尋夢,人生路有更多的選擇,這是個令人鼓舞的消息。另一重要元素——“經驗”又該如何獲取?
經驗累積沒有捷徑,只能一步一腳印,能不能得到各方輔助是最大關鍵。有成熟商人和企業提供指導及輔助,創業可少走冤枉路。但傳統商界或擔心“教識徒弟冇師傅”,年輕人學滿師會另起爐灶搶生意。抗拒年輕人的心態,首先對企業本身是一個傷害,久而久之亦會令企業失去創新的動力;另一方面,創業青年繼續因為缺乏經驗而誤打誤撞,這是雙輸的局面。
成熟企業若能推助青年一把,創造空間讓青年發揮所長,完成夢想,對整個興業氣氛及至澳門未來前景均有莫大益處。年輕人創意無限,新血能令企業與時並進,又可在累積經驗的過程中發揮所長。青年缺乏經驗,企業需要創新,兩者配合可互補長短,達致雙贏。更好地結合青年和商界,覓到具特色的青創道路,才是年輕人最渴望得到的直接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