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炙手可熱的電商巨人馬雲說,中小企思考要開始全球化。他最有資格發出這個豪言壯語,因為支撑阿里巴巴前往美國上市的,正是內地千千萬萬中小企業和單門獨戶。說來遺憾,如果連遠在美國、俄羅斯的消費者都可以在互聯網上輕易買到中國西北部山坳裡的手工作品,澳門怎麼說也是國際旅遊城市,為甚麼本地產品還不能走得更遠?相較之下,澳門更像是被電商潮流邊緣化。
澳門曾經是成衣製造業基地,隨着成本上升和出口配額優勢消逝,廠商全數轉移珠三角等地,原有的產業基礎未能催生出高附加值的品牌成衣和設計產業,非常可惜。又比如本地的手信,在成為遊客訪澳的必然消費後,為甚麼沒有及時發展出更大規模的食品加工業,開拓更廣大的出口銷售市場,很值得澳門人思考。再說本地的多元文化,為甚麼沒有藉着旅遊市場和博彩業的國際名聲,形成有力的文化傳播效應,從而帶動更多的本地特色產品和文化營銷,也許正是文創產業和產業多元化未來必須解決的問題。
澳門產品和文化特色,並非完全沒有得益於博彩業擴張效應。在本土消費方面,手信和特色餐飲都是受惠者。在輸出效應上,全國各地巡迴展示的“澳門活力周”反應一年比一年好,很多澳門產品不管是傳統食品,還是一些小設計小發明都贏得關注和好評。又比如匯聚本地餐飲的手機程式,除了下載量驚人,境外下載更佔了絕大部分,用戶廣泛分佈世界各地。這一方面說明,澳門的博彩旅遊城市本身就是一個成功的全球化品牌營銷。其次,這個品牌對本地產品和文化的傳播有很大幫助。所以,關鍵還是生產和營銷要跟上。
如果馬雲的阿里巴巴可以把那麼多內地中小企產品帶向全球,本地產品需要的也不過是更有效益的電子商貿平台和出口渠道,如業者所指的支付手段,甚至是物流業無縫對接。內地物流已經通向世界,倒是本地往往卡在人力資源和行業未能達到規模效益,以致運作欠效率和成本高昂。需要政府和業界加大力度逐步清除障礙和做好對接。
趁着旅遊業降溫訪澳旅客減少,手信業也不能再安於等客上門,開始思考借助電商發展出口市場。擴大生產將是許多觸網本地企業必須打算的下一步,且毫無疑問要借助區域合作所提供的資源。除此之外,與發展相適應的人力資源也要跟上。正如台灣已經嚴重缺乏電商人才,澳門企業倘紛紛觸網,人資是否足夠?